跳至主內容 網站導覽
:::

策展文章

池塘藻化的優愁早晨

策展人:教育百科團隊、新北市三峽區成福國小黃同峰老師
策展單位:教育百科團隊
活動時間:2016/6/24
活動地點:新北市三峽區成福國小
什麼是水綿?

大多人一定聽過優養化,那「水綿」呢?這可是沒聽過的陌生化字詞了。黃同峰老師在課堂前,先使用教育百科,讓同學們知道什麼是水綿?

水綿是水綿屬綠藻的總稱,又名石衣、水衣、水苔、石發、陟厘、側梨、水青苔,是一種普遍生活在淡水中的多細胞藻他們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大量滋長,常常長過了頭佔據生態池的位子。它成絲狀,長的像在水中綠色頭髮般,由於水綿外表富含了果膠質,摸起來可是滑滑黏黏的。

水綿會在富含營養的水池中滋生,但漸漸的生長過了頭將會造成水池的優養化,使得魚類開始死亡,那什麼是優養化呢?

黃同峰拿平板授課

水池優養化

現在為了生態教育,許多學校紛紛建起水池,而後水池管理就會變成學校一大困擾,漸漸地在沒人維護管理下變得荒廢。

為什麼要進行水池管理?由於水體中氮、磷營養物質的富集,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體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類、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魚類衰亡甚至絕跡的污染現象。也是我們一般知道的「優養化」。

為了避免過度優養化的發生,水池管理變得相當重要,成福國小-黃同峰老師,便是以生態教學結合水池管理,一同進行。透過帶著孩子們瞭解水池生物,一邊清除若是過度生長會造成危害的藻類,將教育、實作、管理,結合在一起。

老師帶學生依同清理水池

成福國小生態濕地

成福國小的生態池,筆者認為已經不能用簡單的生態池來描述它,它儼然成為一個讓野生動物的入住的溼地樣貌。在這裡的水源來自天然的地下水,提供源源不絕的營養元素,提供魚、植物、昆蟲,及鳥類將這邊當作是一個家。

成福國小位於三峽區,是個歷史悠久的學校,雖然學生沒有一般都市內來得多,但是這邊的孩子上起課來笑燦爛得有如晨曦一般。這邊的生態池同樣的有別於其他學校,近乎保育濕地的生態池,更孕育許多來自後山的生命,黃老師引以為傲的表示,在各個物種遷移時,必須有個生態廊道,也就是由植物水體等生態系結構組成要素,所連起的綠色走廊。物種可以透過這個綿延不斷的生態廊道,在不同場域中移動。成福國小的生態濕地,大部份物種就是這樣遷徙過來,一開始是昆蟲,漸漸的兩棲類也入住了,當生物鏈可以被牽成時,位於鏈末的鳥類就會跟著出現。水池內的地勢也是外向內漸深,讓需要不同水深的生物,根據自己習性選擇居住的場所。多年下來,這裏就變成一個孕育生命,也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教育場所。

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教育場所

野外教育課

除了水綿外,老師同樣利用生態池教導孩子們不同於課本的事物。水池邊的有顆高大筆筒樹,經老師講解,原來臺灣常見的樹蕨「筆筒樹」在國際上是保育類的植物,它在地球上也只分布在東南亞零星一帶。根據科學家研究筆筒樹,一年大概有固定生長的高度範圍,前些日子,黃老師更是親自帶著孩子們來測量它的實際年齡。

水池周圍環繞的植物,也造成濕地內生物的生長和分布不同,讓它們針對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棲息的地域。以水綿來說,水池右邊較少陽光照射,因此明顯的比左邊區塊生長的少許多。原本書本裡的知識,在成福國小裡成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科學知識。

孩子們撈水綿的過程中,難免會撈上了一些幼魚和水蠆,黃老師也不忘了提醒孩子,記得多注意卡在綠色陷阱裡,來不及長大的寶寶們,一不小心撈上了,將它們放回水池繼續長大。過程中出現的小插曲,有一隻名為「粗鉤春蜓」的水蠆在羽化過程中,失敗了,翅膀來不及離開幼體就被固定,所有孩子們都圍過來。它奉獻成了一堂知識課,這種蜻蜓與一般蜻蜓垂直式的羽化不同,它得趴在平坦的位子,才將自己掙脫出。這隻失敗的蜻蜓,成為孩子們小小老師後,將歸回水池,提供其他住在水池裡,其他“房客”的食物來源,維持整個生態的延續。

這些課本外的知識,是一般都會城市孩子難見到的,孩子們的親生經歷,在黃老師帶領下,藉由實體感官去接觸大自然。整堂課下來,孩子們學得不僅是一門自然課,更是一堂交錯著生物的生命教育。

學生在水池撈水綿

延伸學習

水蠆

優養化

筆筒樹

水綿

生態池管理-教案與學習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