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貓頭鷹博士有約~讓學生用教育百科AI自己出考卷!
修改時間:2024-11-21 14:11:49,建立時間:2024-11-21 10:07:02,作者:臺南市南區新興國小黃意評老師
教育百科與AIAI進入校園成為新興的學習潮流,運用AI在教學現場,讓AI擔任老師與學生的學習助教是迫切需要的。今年教育百科開發AI功能,設計出「貓頭鷹小博士」讓教育百科的這個學習環境可以更貼近自主學習。至於如何進行,可以參考筆者設計的教學流程
導入AI,讓複習月考化被動為主動月考將近,學生大多焦頭爛額於各項評量與考卷中,透過一張張的練習,堆疊出學習的軌跡,方可取得理想中的成績。傳統的複習方式,容易使學生心中生膩,無趣的單調且被動的練習,容易使學生排斥學習。
教師課前準備活動AI的可貴之處在於導入AI後,透過不斷的詰問AI,讓學生在複習月考中產生主動學習的態度。此外,透過與非人類的AI發問,有效降低發問的不適感,讓害羞的孩子更有機會、也更願意練習發問,讓他們可以從問題中去尋找答案,也能在找答案的過程中,一併有系統的複習考試範圍與內容,進而減少學生複習國語的無趣感和排斥感。
考量目前教育百科內容,最適合應用教育百科複習的考試項目有:生字注音、造詞、相似相反詞、成語、造句,最佳建議是教育百科的【生字詞彙表】與【貓頭鷹博士】搭配出題。
- 教師可事先準備複習考試用的自修卷,可參考筆者設計的樣板,下方為學生作品。
- 自修卷的設計主要是根據教育百科AI─貓頭鷹博士的特性而設計,視窗的介面上有引導框,讓學生可以直接點選,問解釋、問成語、問造詞、問造句、問相似詞/相反詞等,學生可在這個範圍內做最有效的詢問。
- 老師事先設定好上傳自修卷的Padlet平臺,提供學生出題後同儕觀摩用。
.jpg-Od4v3m.jpg?generation=1732154958052705&alt=media)
.jpg-CwgDTH.jpg?generation=1732154958534462&alt=media)
(一) 教師告知學生,貓頭鷹博士擅長的知識範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AI之前,要先瞭解AI的特性,並視AI的特性加以運用。貓頭鷹博士其實是將教育百科頁面上的語詞、解釋、相似詞、相反詞、造句整合成AI,然後可以透過發問時統一回答學生的疑問,而不必讓學生來回往返在不同頁面中,迷失在網頁中,透過統整在一個AI小視窗就可以獲取許多不同種類的知識,真的非常方便。
- 教師先示範一次如何使用貓頭鷹小博士,直接在電視螢幕上示範。
- 進入教育百科後,螢幕最右下方會有一隻貓頭鷹的圖示,此為教育百科AI,點選開始。
- 貓頭鷹博士下方有個麥克風按鈕,點選後也要記得在瀏覽器的左上方工具列,選取「允許」存取麥克風,才可與貓頭鷹小博士進行語音對話。
(二) 發下空白自修卷,一邊複習,一邊出題,完成題目卷
- 學生逐一完成每個大題,輪番查找教育百科的【生字詞彙表】或【貓頭鷹小博士】,進行出題任務。
- 舉例來說,當學生針對國字注音出題時,部分學生使用【生字詞彙表】,部分學生則選擇使用【貓頭鷹小博士】找題目,孩子的使用習慣不盡相同,但孩子們發現使用貓頭鷹小博士比較不需要切換頁面,可以統一在瀏覽器的右下方直接用「口頭語音」詢問,其實很方便。
- 學生逐一完成自修卷題目內容,完成後自我檢查一次。
>
(三) 使用平板、照片APP、畫記、觸控筆,讓學生完成解答卷
- 當學生完成題目卷後,請學生用平板拍下自己設計的自修卷,或是用平板內建的掃描文件功能,照片會較為清楚。
- 學生將題目卷轉換成圖片,使用照片APP中的畫記功能,搭配觸控筆,寫上答案,成為答案卷。
- 透過寫答案,學生也可一併複習自己出題的範圍。
(四) 分享自己、同時也觀摩他人的自修卷,同儕相互回饋修正
- 學生在完成自修卷的題目後,設計好自修卷的題目卷和答案卷後,上傳題目卷到padlet。
- 學生啟動平板QRode掃描器,掃描觀摩作品的Padlet平臺QRcode。
- 老師可於Padlet後臺設定將評論功能打開,打開「讚」的功能,讓學生點讚評論,提醒學生留言請用正向回饋法,讓學生收集更多同儕的鼓勵與建設性的回響,激勵自己複習的意願。
- 學生透過Padlet觀摩每個同學所設計的各式各樣的題目卷,除了可以多複習幾個不同版本的自修卷,也可讓學生從自行出題中,體會出題老師的辛苦,並理解出題者背後的用意。
- 最後請學生點讚,票選出最優的試卷數位,公開表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