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 AI 更懂你,成為你的超級分身
修改時間:2024-12-25 15:41:08,建立時間:2024-12-25 14:47:31,作者:陳勇延
如何讓 AI 更懂你,成為你的超級分身於是,我問 NotebookLM :「你從這堆貼文裡認識陳校長,請問你會如何描述陳校長這個人?」它回覆的內容如下:
人物側寫 - 陳校長
熱忱實踐教育理想的領航者
- 積極參與教育現場,洞悉實務:陳校長不僅局限於辦公室工作,而是深入教育現場,參與實際操作和決策。他對教育時事保持高度關注,從大學升學制度到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再到疫情期間的學校應變措施,陳校長都積極參與討論並提出建議,顯示了他對教育現場的深刻了解和關懷。
- 勇於挑戰傳統,推動教育革新:陳校長對教育改革抱有強烈熱情。他對「快樂學習」的反思和「伸手牌學習」的批判,以及對學習歷程檔案的推廣,都顯示了他打破傳統框架的決心。他致力於推動符合時代需求的教育革新,旨在為學生帶來更有效的學習方式。
- 擁抱科技,應用於教育:陳校長積極擁抱科技,並致力於將其融入教育。他關注教育科技的最新發展,如線上教學平台和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並思考如何有效應用於課堂教學,視科技為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工具。
重視學生全人發展的 Mentor
- 關注學生心理,重視品格教育:陳校長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品格發展。他引用蔡康永的話語,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批評並從錯誤中學習。他強調「狂」的真諦,鼓勵學生保持熱情和勇氣,同時不逾越道德界線。
- 強調學習動機和反思精神:陳校長認為學習應該源於興趣,而非僅僅為了考試或升學。他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以獲得真正的「習得的快樂」。此外,他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從成功和失敗中汲取教訓,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 引導學生適性發展:陳校長堅信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天賦和興趣,教育應該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追求單一標準。他鼓勵學生探索不同領域,並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展示自己的多元能力和學習軌跡。
以身作則的領導者
- 重視團隊合作,營造良好校園文化:陳校長深知學校經營需要「綜整眾人智慧」,他重視團隊合作,致力於建立一個教師、行政、家長共同參與和支持的校園文化。
- 重視溝通,樂於分享:陳校長是一位重視溝通、樂於分享的領導者。他經常在臉書上分享教育理念、學校活動和個人觀察,並樂於傾聽學生的聲音,積極回應他們在學習上的需求和困惑。
兼具理想與務實的行動派
- 重視教育理想與現實環境的平衡:陳校長不僅充滿教育熱忱,也具備務實的行動力。他了解學校經營中會面對各種現實挑戰和資源限制,因此主張在推動計畫時考量實際情況,尋求最適合的發展模式。
- 善用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陳校長擅長利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他認為學校應該將資源投入最能幫助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地方,而不是盲目追逐各種計畫或評比。
總體而言,陳校長是一位充滿教育熱忱、重視學生全人發展、並具備務實行動力的教育家。他以實際行動體現他的教育理想,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通過關注學習節奏和適時調整領導方式,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成長。
呵呵,前後花不到兩分鐘就完成了。你認為它寫的如何?
我看完之後是覺得有點飄飄然,它把我形容的很完美。但NotebookLM會刻意吹捧我嗎?理論上不會,它的回覆基本上是依照我給它的來源資料來寫。所以,嚴格說,真正吹捧我的是我自己。AI只是把這堆自我描述的紀錄,寫的更通順流暢而已。但我們不得不佩服它,其瞬間剖析與解讀文章的能力,透過日記能快速描繪一個人的形象。
學生在寫「學習歷程自述」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能夠完整紀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成果與心得,接下來要整理學習歷程自述,可能也是幾分鐘的事情而已。學生可以試著把課程成果、多元表現成果、目標校系的審查資料準備指引、Collego網站關於該校系能力與特質的描述等檔案或複製文字,提供給NotebookLM,並告訴其任務要求,就能生成一份歷程自述的初稿。
關鍵在學生提供的來源資料要夠詳實,而且是自己的東西。AI 只是工具而已。無法取代真實的歷程。
前年我在準備師鐸獎送審資料的時候,如果當時有這個黑科技,我就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寫完初稿。我說初稿,是因為除非我Prompt下的超級精準,否則它還是離我想要的成品差一點點,這時候就需要我「放感情」來改寫了,但因為AI已經替我完成至少60分的基本工作,我當然就輕鬆多了。
如果想依賴AI幫你代勞一切,是不符實際。但我認為它至少會帶來更多的靈感與拉高起點。所以,就我看來,累積「紀錄」這件事變得愈來愈重要。但紀錄,不能佔用我們太多時間,否則CP值就太低了。
所以,讀書轉筆記,用電子書加 readwise,再將readwise的紀錄丟到NotebookLM。如果能直接讀PDF的電子書,就可以直接丟到NotebookLM互動式閱讀,速度更快。其他,像是聲音轉筆記,也可以用語音轉文字 (Podcast)、字幕下載 (YouTube)的方式,直接讀文字會比聽/看節目來得快。如果是聽演講,也可以利用具內建AI功能的錄音器,邊聽邊轉文字,並且幫我們直接做摘要。無論是演講或會議紀錄,都更有效率,其可再利用價值也提升不少
有沒有可能讓AI學會我的寫作風格?甚至模仿我來改寫AI寫的初稿?
我參考了朱麒的做法。我在NotebookLM裡,已經上傳我近8年臉書的貼文。這些文字量,應該足夠AI學習了。首先,我給了以下Prompt,請NotebookLM解析我的Writing style。
請你從我給你的來源貼文檢視,提供最多10個要點(如果你認為內容少於10個也可以)來描述我的 Writing style
以下是NoteboolLM分析後,認為我的寫作風格如下:
根據您提供的來源文章,我可以整理出以下幾點來描述您的寫作風格:
1. 開門見山,直指核心:
您傾向於在文章開頭就**明確點出主題**,例如開頭皆以「▍入學生源分析」為題,讓讀者馬上了解文章的討論方向。
2. 善用數據佐證觀點:
您會使用具體的數據來支持您的論點,例如您引用了「錄取標準」、「達100點以上學生佔比」、「第一志願錄取人數」等數據來分析當年入學生源的狀況。
3.重視邏輯與條理:
您在寫作時注重邏輯層次,例如您先說明法規依據,再依序說明辦理優先免試入學的期間、方式、比序方式,最後提出建議。
4. 舉例說明,深入淺出:
您會使用案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複雜的概念,例如您用「靜香」的例子,解釋了大學申請正取與備取的志願序如何填寫。
5. 善用比喻和類比:
您會使用貼近生活的比喻來解釋概念,例如您將學測比喻為戰役,提醒考生應有的態度和準備方向。
6. 正向積極的語氣:
您的文章多半傳達正面積極的態度,例如您鼓勵學生「變好從今天起」,並在 中鼓勵考生,給予祝福。
7. 簡潔有力,避免贅述:
您的文章風格簡潔,不會過度冗長,例如您用精簡的文字概述了學校特色領航計畫和訪談大綱。
8. 善用符號和分段:
您會使用符號和分段來提升文章的可讀性,例如使用 "Q1", "Q2" 等符號來區分不同的問題,並使用分段讓文章結構更清晰。
9. 關心社會議題:
從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您關注社會議題,例如您表達了對疫情影響家庭經濟的關心,並對捐款表示感謝。
10. 注重讀者需求:
您會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例如您預設讀者可能遇到的困惑,並以問答的方式進行說明。
有了Writing Style,我還需要它認識我的Writing Voice。於是,我給了以下的Prompt,問問它的看法。
根據以下標準,分析我的文章的 Writing Voice:
1. 用詞選擇:使用的具體詞彙和術語。
2.句子結構:句子的構成方式,包括長度和複雜度。
3.節奏與速度:寫作的流暢度和節奏感。
4.觀點:故事敘述的視角。
5.修辭手法:使用的文學手法,如隱喻和明喻。
6.意象:為讀者創造視覺畫面的描述性語言。
請使用 Bullet point 輸出即可。
NotebookLM根據我的提示,對我的文章做了以下的 Writing Voice 分析。
根據您提供的文章寫作標準,以下分析您在先前對話紀錄中文章的 Writing Voice:
1.用詞選擇: 您使用了許多教育相關的詞彙和術語,例如「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多元選修」、「生涯探索」等,展現您對教育議題的熟悉程度。同時,您也使用了許多貼近學生生活的詞彙,例如「甜蜜點」、「刷題」、「心流狀態」等,讓您的文章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2. 句子結構: 您傾向使用簡潔明瞭的句子,避免過於冗長或複雜的句構,例如「高中要讀得好,沒有不勞而獲的快樂學習,只有沈浸有得之後的學習快樂。」這樣的句子結構讓您的文章讀起來輕快易懂。
3.節奏與速度: 您的文章節奏明快,段落之間的轉換自然流暢,讓讀者能輕鬆地跟著您的思路理解文章內容。例如,您在回答家長提問時,會先簡短回應家長的問題,接著再提出您的建議,最後以鼓勵的話語作為結尾。
4. 觀點: 您多數時候是以「高中校長」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寫作,例如在回答家長問題時,您會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並提供符合家長需求的建議。
5.修辭手法: 您善於運用比喻和類比來解釋複雜的概念,例如您將「學測」比喻為「戰役」,將「生涯的甜蜜點」比喻為「喜歡」和「擅長」的交集,這些比喻讓您的文章更生動有趣,也更容易讓讀者理解。
意象: 您的文章中較少使用意象化的描述性語言,這可能與您文章的目標讀者和寫作目的有關。
有了Writing style、Writing voice後,我試著將平常與NotebookLM的對話所得到的回覆,請ChatGpt套用我的寫作風格來改寫文章。我們來看一下前後對照:
我:陳校長認為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生在學習歷程檔案上的表現?
NotebookLM:影響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表現的因素
根據陳校長在來源中分享的觀點,以下幾項因素可能會影響學生在學習歷程檔案上的表現:
· 學生是否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和目的: 陳校長提到,學習歷程檔案並非只是為了升學而準備的「作品集」,而是要讓學生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反思學習經驗,並藉此展現個人特質和學習成果。如果學生只是為了應付學校或家長的要求,而敷衍了事地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就無法展現出學習的熱情和反思能力,這也可能影響教授對學生的評價。
·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主動性: 陳校長強調,學習應該要以「習得的快樂」為目標,學生如果對學習抱持積極的態度,並主動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成長,而這些學習歷程和反思也能夠具體呈現在學習歷程檔案中,讓教授看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力。
· 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陳校長多次提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生應該要透過不斷練習和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沒有建立自己的學習架構和思考模式,就很難從學習中獲得真正的成長,這也可能影響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和深度。
· 學校和教師是否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 陳校長提到,學校和教師應該要協助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和製作方式,並在課程設計中融入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建立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能力。如果學校和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協助和資源,學生可能會因為缺乏方向或支持,而難以製作出優質的學習歷程檔案。
· 家長是否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精神,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 陳校長提到,家長應該要成為學校的「教育合夥人」,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並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支持。如果家長不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或是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和干涉,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歷程檔案產生負面的觀感,進而影響製作的意願和品質。
· 總結:
陳校長認為,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表現,不僅僅是個人學習成果的展現,更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唯有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才能夠讓學習歷程檔案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探索興趣,並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學習歷程紀錄。
我請 ChatGpt 將上面這段回覆,套用我的writing style、writing tone再改寫一次。
影響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表現的因素
孩子在學習歷程檔案上的表現,當然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不僅僅是個人學習成果而已,還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影響。
首先,孩子要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和目的。
學習歷程檔案不是為了升學而準備的「作品集」,而是要讓孩子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反思學習經驗,並藉此展現個人特質和學習成果。如果孩子只是為了應付學校或家長的要求,而敷衍了事地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就無法展現出學習的熱情和反思能力,大學教授在審查時,自然就能看出端倪。
當然,學習動機和主動性也非常重要。
學習應該要以「習得的快樂」為目標,孩子如果對學習抱持積極的態度,並主動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成長,而這些學習歷程和反思也能夠具體呈現在學習歷程檔案中,讓教授看見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潛力。
學習方法和策略也不能少。
學生應該要透過不斷練習和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沒有建立自己的學習架構和思考模式,就很難從學習中獲得真正的成長,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和深度自然也跟著受影響。
學校和老師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學校和教師應該要協助學生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和製作方式,並在課程設計中融入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建立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能力。如果學校和老師沒有提供足夠的協助和資源,孩子可能會因為缺乏方向或支持,而難以製作出優質的學習歷程檔案。
最後,家長也要成為學校的「教育合夥人」,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並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支持。如果家長不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或是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和干涉,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歷程檔案產生負面的觀感,進而影響製作的意願和品質。
總之,學生、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才能夠讓學習歷程檔案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探索興趣,並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學習歷程紀錄。
兩相比較起來,改寫過的文章,雖然未必與我的寫作風格完全一致,但已經降低不少「機器語感」。顯然,AI是可以持續調教它,讓它與主人 ( 我們 ) 的磨合更圓融。